試閱
特價

〔讀出歷史的內心戲3〕縱橫讀史記:挖掘《史記》的底層邏輯,學習思辨的眼光,看見世事的本質

NT$450NT$356save21%

5 件庫存

網上分享

內容簡介

公眾號百萬粉絲追隨、超人氣歷史專欄作家溫伯陵

繼承司馬遷,以超越時間的眼光說中國史

「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是司馬遷;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更是司馬遷。

 

往事並不如煙,歷史更不只是過往的紀錄或研究。

學習司馬遷的諦視、通觀、遠見,與歷史對話,

也看清自己,以及我們所在的世界與時代。

全景閱讀——  看見《史記》背後的中國

通觀遠見—— 理解《史記》前後的中國

 

結合東漢後的史料、現代科學研究與統計數據

5000年中國史一氣呵成!

2000多年前,司馬遷就懂得田野調查、重視數據,因此《史記》裡不只有英雄敗寇的生命史,也看得到人口、氣候、地理格局、區域經濟、地緣政治與社會結構,素有「中國第一史書」之名。

讓溫伯陵帶領你挖掘《史記》的豐富內涵,讀出司馬遷文字背後的事實與邏輯,直探你從沒思考過的觀點,縱向破解中國史隱藏在數千年時間之流中的宏觀模式,橫向刻畫在時代下奮起、落定的微觀生命幅員。

 

◎地理、物產:

三皇五帝、諸子百家、秦皇漢武的時代,河南到處是熱帶生物大象的蹤影,因此簡稱「豫」(人手牽一隻大象);《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了渭川和漢中都可以看到亞熱帶植物竹子、喜愛溫暖濕潤氣候的橘子,關中氣候溫暖有如今日的廣東,糧食豐沛,政權穩定。

解:自東漢起,中國平均氣溫低了 1-2℃,農業減產、糧食不足,社會隨之動盪。直至隋唐帝國盛世,氣溫逐漸回升,橘、竹也再次重現於黃河流域,人民豐衣足食。到了魏晉與宋元明回復低温,遍地乾旱饑荒,天下一再易主。中國歷朝政權的更迭,氣候變遷是隱形因子之一。

◎人口、經濟: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縱橫天下無敵手的項羽,中了漢軍設下的「四面楚歌」之計,帶領 800 多人趁夜色突圍。當他來到烏江邊,烏江亭長勸項羽趕緊過江,因為江東有千里土地、數十萬人口,足以讓他稱王立國了。項羽不願意過江,在烏江自刎而死。

解:《史記貨殖列傳》記錄了江東人口數十萬,頂多可以招募到十萬軍,劉邦的天下則有千萬人口,兵員是幾十萬起跳,而且整個黃河流域的經濟總量幾乎占當時的 80% 以上,但江淮以南地廣人稀、生產落後,糧食產量非常低下。由此可知,即使項羽當年不顧面子過了江,只有數十萬人口、占天下經濟總量不到 20% 的江東地區,也無法支持他的野心繼續和劉邦抗衡。

◎族群、產業: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趙兩國的共同祖先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獲賜嬴姓,且預言其後代將繁盛昌旺、揚名立萬。

解:秦國嬴氏在商殃變法下族群成功融合、重農抑商,趙國嬴氏的和親政策擺不平族群,更以首都邯鄲的地利之便而舉國仰賴商業與隨之發達的娛樂業。經濟有買賣而無生產,是古代國家的大傷,有如一個大泡沫。等秦國壯大,同根的趙國也被併吞滅亡。繁盛昌旺的預言,只應驗在準備好的人身上。

不只記錄、陳述事實,

更要看穿表象、明辨事實之間的關係。

 

看溫伯陵站在司馬遷的肩膀上

透析歷史人物行為的動機、事件的隱藏內在脈絡,

投射到自身、擴及全人類的普遍經驗——

我們正是為此而讀史

 

本書以《史記》中的史料與數據為本,輔以後世知識、科學研究資料,以兩條脈絡重新鋪陳中國歷史:一、縱向提取《史記》的宏觀史料,推演出貫穿的時間線,看古代中國的歷史如何奠定基調,二、橫向解讀時代興衰與人物浮沉,分析強盛的朝代如何造就、風雲人物如何崛起,構建起《史記》的全景圖。全書分為〈家國〉、〈天下〉、〈今朝〉、〈煙火〉四個面向,全面剖析歷史進程,變換多重視角,審視歷史最幽微之處。

本書特色

【提取龐雜史料,還原歷史現場】

作者延續其活潑、風趣的寫作風格,還原數千年前歷史場景,輔以詳實宏觀的史料,分析國家的堀起與興衰有其特定的因果關係,例如趙國放在現代是實力不能小覷的貿易強國,在戰國時代卻因重商而亡國;中國五千年典籍,從秦始皇焚書到蒙古入侵,從項羽火燒咸陽到《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集結,共歷經了「十厄」才流傳到現代,帶領讀者經歷中國典籍走過十次戰火洗禮的坎坷命運。

 

【深入內在因素,透視隱藏規律】

揭穿歷史有如一張棋盤與其背後那些隱形的手,包括中國文人代表道統,帝王的世俗權力代表政統,這兩條權力線如何在歷史的長河中成形,竟與各朝代詩文藝術發展的消長有密切關係;其他如削藩、重農抑商,都是中國歷朝的基本國策,其實蘊含「打散集中勢力,壯大自己」的隱性政治目的。

 

【生動精妙的譬喻,讓歷史與現實接軌】

作者擅長譬喻,常以現代語彙類比歷史事件,例如西周的太伯和仲雍甘心讓位給弟弟、到蠻夷之地建國,在今日可謂有如百億公司另起爐灶,挾著雄厚家底也能吸引投資,輕易成為市值十億的公司,蠻夷之地的人民也成功借殼上市……讓讀者一目瞭然,瞬間心領神會。

 

好評推薦——

與點堂創辦人、體制外國文教師 陳茻(《地表最強國文課本》作者)

作者/譯者/編者/繪者簡介

作者簡介

溫伯陵

超人氣歷史專欄作家,「溫伯陵的煙火人間」公眾號創始人,擁有百萬粉絲,「一點資訊」搜尋引擎2019年度「真知灼見供應商」。他擅長用通俗易懂的寫法,從新奇的角度闡述不一樣的歷史觀點,幫你發現歷史背後的那隻手,徹底看懂歷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目錄

 

家國

齊國霸業的天、地、人

貿易強國的窮途末路

小國的生存之道

項羽的絕境與抉擇

開啟強國模式

秦始皇的仁政

吳國「聖人」背後的凡心

 

天下

王朝的兩條權力線

中國自古的富強之道:重視農業

《推恩令》:中國古代第一陽謀

六國眼中的秦國

韓非子的破局之道

漢武帝割韭菜的利器

二代的困境與兩難

冰河時代

「不願生育」的真相

中國典籍與「十厄」

不只是國家,更是文明

貴人的價值投資

文人的使命

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

 

煙火

劉邦——綠林出帝王

藺相如——一擊必殺的外交

韓信——眼裡有星辰大海

陳平——以天下為棋盤

蘇秦——華麗的逆襲

衛青與霍去病——窮養與富養

李斯——黃狗之嘆

序/導讀

自序

《史記•太史公自序》裡有句話 :「先人有言 :『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周公和孔子是中國的聖人,他們在各自的時代獨領風騷,用自己的才智,推動中國文明向前走。因為成就斐然,也被後世國人頂禮膜拜。

而《孟子•公孫丑》說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把周公、孔子和五百年的預言放在一起,再加上那句「小子何敢讓焉」,太史公的「野心」呼之欲出。

他要編一部史書,記錄中國從何處來,並且在史書裡針砭人物、敘述興衰往事,以史為鑑。後世每一個讀到史書的人,都會明白,個人、民族、國家應該向何處去。

做到這一點,太史公才能和周公、孔子比肩,成為推動中國文明繼續向前走的聖人。

顯然,太史公做到了。

《史記》自成書至今兩千多年,無數英雄豪傑來了又去,王朝如過眼雲煙,《史記》卻屹立不倒,猶如點亮一盞明燈,告訴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哪裡是去路和歸途。

在這樣的成就面前,任何語言的讚美,都顯得多餘。

換個角度來說。

《史記》共52萬餘字,130篇,從中國的始祖黃帝,一直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記錄了兩、三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早期一份可貴的史料。

既是史料,便猶如食材。不同的食材、不同的配方,自然可以做出不同的美味。所以我們也不必循規蹈矩,可以在尊重太史公針砭人物、敘述興衰的基礎上,把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史料,重新整合起來,用不同的方式來解讀《史記》。

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所在了。

我用了兩種方式來解讀《史記》。

其一是橫向的。把不同篇章裡的人物和故事,用一條主線脈絡串聯起來,描繪出一幅中國上古時代的全景圖,和大家一起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數千年前的中國往事。最後總結出一些觀點,起到「歷史照進現實」的作用。

其二是縱向的。我把某些篇章裡的故事和觀點單獨拎出來,然後不斷向上和向下推導,形成一條貫通中國歷史的時間線,和大家一起研究,中國上古時代的事情,到底是如何演變的,以及最終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這本書來源於《史記》,但說的不完全是《史記》,而是以《史記》為藍本,挖掘一些背後的邏輯和觀點。

這種讀書法,我是和太史公學的。

在太史公的筆下,歷史也不完全是歷史,而是可以照亮世界的星火。在我的筆下,中國上古時代的故事,同樣可以照亮當今的世界。這樣看來,這本書和《史記》還是一脈相承的。

當然,我寫這本書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能代表我的想法,不是解讀《史記》的標準答案。如果大家認可,那肯定是極好的。如果大家不認可,歡迎大家來微信公眾號「溫伯陵的煙火人間」,一起探討交流。

溫伯陵2021.6.30

內容連載

齊國霸業的天、地、人

西元前六八五年,齊國爆發驚天內亂。

齊襄公在執政十二年後,被堂兄弟公孫無知聯合大將謀殺,公孫無知僅僅執政一年,又被刺客殺死,因此西元前六八五年的齊國,面臨國家無主的危險。最有資格繼位的是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齊襄公死的時候,公子糾躲在西南的魯國,公子小白藏在東南的莒國,都不在齊國境內,現在的問題是,誰先回到齊國誰就可以繼任國君。

大概是公子小白的人品不錯,在朝中積累了不少人脈,國君寶座剛空出來,高、國兩大家族就通知小白:「快點回來,我們已經決定了,你來做齊國國君。」

隔壁的公子糾也著急。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錯過要遺憾一輩子的,但是朝中大臣不支持他,這可怎麼辦呢?公子糾的辦法是殺人,只要公子小白死在路上,國君選舉就從二選一變成一選一,誰都不能說什麼。

於是,公子糾讓管仲帶兵,守在莒國回齊的路上,一旦發現公子小白就弄死他。很不巧,管仲的弓箭沒什麼準頭,一箭射在公子小白的帶鉤上,小白情急之下躺在車上裝死。

畢竟是暗中殺人,管仲也沒好意思露臉,感覺差不多就回去了。結果公子小白望著管仲離去的背影,片刻之後翻身而起,帶著鮑叔牙向齊國狂奔,順利繼承國君寶座。

而公子糾聽說弟弟死了,便放下心來,拖拖拉拉用了六天才回到齊國,正準備向齊國人民揮手致意,大家告訴他:「別折騰了,公子小白已經繼位啦。」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啊。公子小白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怨恨魯國支持公子糾,便發兵擊敗魯國,並給魯國國君寫了一封信:

「公子糾可是我的兄弟,實在不忍心誅殺,不如你幫我殺了吧。另外,管仲是亂臣賊子,你得給我送過來。」魯國根本不敢違抗齊國命令,只能一邊殺人一邊送人,只求齊國寬宏大量,不要再來為難魯國。

正在此時,鮑叔牙對齊桓公說:「你要是只想治理齊國,我和高傒足夠了;如果你想成就齊國霸業,非管仲不可。」齊桓公沉吟片刻說,那就聽你的吧。於是,管仲非但沒有死,還被齊桓公拜為相國。

隨著優秀君主和強悍相國一一到位,齊國霸業正式拉開序幕。

當時的齊國是個爛攤子。

齊襄公和公孫無知多年來肆意妄為,動不動就發起權力鬥爭,搞得大臣們惶恐不安,生怕站錯隊伍腦袋搬家。而齊國又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奴隸制已經崩潰,但官員任用方式沒有調整,社會結構得不到整頓,尤其是齊國的經濟落後,在大爭之世很難說有什麼競爭力。

怎麼辦?

管仲告訴齊桓公:「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就是說,一定要先發展經濟,經濟發展起來以後,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具體操作方法也簡單:「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人民想要什麼,政府就給什麼。人民不喜歡什麼,政府就要想辦法禁止。總之,齊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齊桓公和管仲的奮鬥目標。

於是,管仲甩出「三板斧」。第一是整頓官場。

管仲向齊桓公推薦了「五傑」,用隰朋管理官員任用,甯戚管理財政,王子成父管理軍隊,賓須無執掌司法,東郭牙管諫諍。有這五個人管理各個系統,基本能把齊國的內政理順,不會再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而他們又對相國管仲負責,管仲對齊桓公負責。

從此,齊國政令通達。

除了高層人事調整,管仲還給中下層官員定下規矩,每年的固定時間,官員必須親自來朝廷彙報工作,並且寫下書面總結報告,管仲根據官員的政績,決定齊國官員的升降。不管出身如何,只看工作能力。

能力強的升遷上不封頂,能力不行的一級一級降職。朝廷高官做不了就去做縣長,縣長做不了就去做鄉長,鄉長做不了就去做村長,要是村長也不能勝任,那就趁早退休吧。

管仲整頓官場,就是要激發官員的積極性,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第二是發展魚鹽產業。

齊國在東海之濱,不論捕魚還是煮鹽,都有很便利的地理條件,而魚和鹽又是天下各國離不開的必需品。尤其是鹽,不管吃什麼都要用到,長期吃不到鹽是要出問題的。

於是,管仲在整頓齊國的農業之後,大力發展魚鹽產業,然後利用地理優勢和先進工藝,在天下的魚鹽市場中佔有極高的市場占有率。

誰要想吃魚和鹽,都得向齊國買。只要齊國不賣,市場就要出現商品短缺,緊接著便是生活品質下降和人民鬧事。換句話說,起碼在魚和鹽兩個領域,齊國成為春秋世界的「世界工廠」。

誰敢和齊國齜牙咧嘴,就是跟錢過不去。有這樣的人嗎?

沒有。

所以齊國把商品賣到天下各國,換回財富和其他貨物,不僅富裕了齊國人民,還促進了商品的再生產,一個完整閉環就出來了。這個經濟閉環讓齊國的國力蒸蒸日上,逐漸成為天下首屈一指的強國。

第三是用國家力量干預經濟。

齊國為了發展經濟,對商業的態度很寬鬆。有一種說法是關卡只查貨物,不收任何賦稅,另一種說法是收百之之二的商業稅。不管怎麼說,在齊國做生意是能賺錢的。

但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管仲不允許私人進入,而是用國家經營的方式壟斷市場。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收入全部歸國家所有,私人沒有實力對政府指手畫腳。

按照這個思路,管仲把家家戶戶都要吃的鹽、製造兵器需要用的鐵,全部收歸國有。這兩個領域不僅是經濟的上游,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快速消耗品,可想而知齊國政府賺了多少錢。

後來的王朝遇到財政危機,都要把鹽鐵收歸國有,達到充實國庫的目的。可以說,政府干預經濟是古代中國的治國理政經驗。

這項經驗的創始人就是管仲。

管仲的「三板斧」甩出來沒幾年,就出現國庫充盈、人民富足的局面,而且政府沒有太大的人事糾紛,執行力極其強大。從這個層面來說,雖然齊國不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但是最有活力的國家。

歷史上的改革都要得罪很多人,而且往往推行不下去,為什麼管仲在齊國就能搞得風生水起?

其實還是他說過的話:人民想要什麼,政府給什麼就是了。

齊桓公和管仲執政的齊國,除了滿足齊國人民的嚮往,還讓天下各國對齊國抱有期待。為什麼這麼說呢?齊國不是鈔票,地理位置又在東海之濱,怎麼可能做到人見人愛?其實都是有原因的。

自從周平王東遷洛陽,周王室的威信一落千丈,再也不能維護諸侯國平等生存的秩序。什麼分封子弟、諸侯朝貢、追隨周天子征討反對者等,好像是上個世紀的老古董了,誰要是按照這套方式生存,要被人嘲笑為傻子。至於周天子,更是沒人搭理的傀儡。

既然天下各國的秩序崩潰了,那麼各諸侯國就像脫韁的野馬,肯定是怎麼舒服怎麼來了。這個世界上最舒服的事,莫過於為自己爭利。而對於各諸侯國來說,最大的利益就是擴張領土、掠奪財富、青史留名。

於是,沒有周天子維護秩序的春秋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亂世,諸侯國為了爭奪地盤每年都要打仗。

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有點新鮮感。沒有周天子的束縛,諸侯可以放心打仗、一些貴族也擴張權力、農民可以到別國搶劫,他們都有各自的野心。

可是幾百年過去,所有人都苦不堪言。

諸侯國君變得沒有安全感,生怕哪天國家就被滅了,不然就害怕被權臣拉下馬,沒有哪個國君能睡好覺。貴族由於權力擴張,逐漸陷入和國君的零和博弈,不是用百年時間積累實力殺掉國君,就是被國君和其他貴族聯合殺掉。農民更不用說,日子慘得要命。

亂世狂歡過去,所有人都希望重建秩序。只有甩出一套各界都認同的理論,各諸侯國才能坐在一起商量,重新建立維護天下太平的秩序,填補周王朝崩潰留下的權力真空。

這種事情太難了,極其考驗諸侯國君和執政大臣的能力,而且由誰來牽頭,也是大麻煩。正好,這些條件齊國都滿足。

齊桓公和管仲的能力就不用說了,他們早已在齊國經歷重重考驗,從上到下沒有不認

可的。而放眼天下來說,有能力牽頭的大國只有四個  齊、楚、秦、晉。

秦國的位置太偏僻,民生凋敝不說,還遠離主流文化圈,讓秦國牽頭,秦國心有餘而力不足。

晉國的實力很強,又是周朝嫡系,可惜國內亂成一團,貴族大臣只知道爭權奪利,晉文公崛起前的晉國權力非常分散。

天下本沒有楚國,楚國能位列諸侯,基本是靠幾百年擴張領土擠進來的。楚國可能是擴張習慣了,春秋時期依然賊心不死,動不動就吞併周邊小國,柿子挑軟的吃。楚國的問題在於,常年不講道理地吞併小國,表面上顯得很強大,實際上大家都對楚國有了戒心,生怕楚國專門欺負老弱病殘。得到利益失去道義,說的就是楚國。

天下大國中間,有資格、有實力重建秩序的,只有東方大海之濱的齊國。齊國,就這樣站在歷史進程的舞臺中央。

齊桓公和管仲拋出的理論是「尊王攘夷」。

要理解這個理論,重點在「王」和「夷」二字。

「王」的字面意思是周天子,意思是齊國以實力為基礎,號召天下各國維護周天子的地位,該進貢就進貢,該尊重就尊重。由於生產力的限制,誰都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甚至不能占領太多別國領土,那不如倒退回幾百年前,找一個大家都認可的代表出來,凝聚天下各國的人心。

於是就引出「王」字的深層含義:歷代周天子建立的天下秩序。

齊國要做的就是,透過維護周天子的地位,維護以周天子為中心的天下秩序,最終達到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的目的是什麼?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啊。

而周天子曾經賜給齊國一項權力,即齊國可以代表周天子征討搞破壞的國家。齊國只有尊王,才能給天下各國追隨的理由,然後以道德和實力為武器,帶領天下各國打擊不服從的國家。這些不服從的國家就是「夷」。

我們說起「夷」都會想起異族,其實在齊桓公和管仲的理論中,「夷」字一方面是說威脅中原國家的異族,另一方面是指不服從天下秩序的反對者。

比如北方的戎狄,動不動就想騎馬進入中原搶劫,當然是不安定因素。齊桓公就要和其他國家組成聯軍,一起把戎狄驅逐出中原,開拓中原國家的生存空間。

比如南方的楚國,雖然實力強大但不講道義,還想把邊境線推進到黃河以北,這還得了?不給楚國點顏色看看還沒完了。於是,齊桓公帶著聯軍南下擊楚,硬生生把楚國遏制在黃河以南。

只有北擊戎狄,南遏強楚,維護好天下秩序,讓各國都能和平共處,「攘夷」才算完成。這就是「尊王攘夷」的意義。

今天回溯數千年的歷史,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可以知道「尊王攘夷」是好方法,並且取得極大成功,可春秋時期的人不知道啊,他們憑什麼相信齊國呢?

答案是誠信。

「誠信」二字被人說爛了,我們聽起來有些不著邊際,那是因為我們平時體會不到,甚至沒有體驗誠信的機會。人只有在緊急時刻,才能體會到「誠信」二字的威力,進而體會到堅守誠信的人和國家,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

齊桓公繼位五年的時候,發兵擊敗魯國,魯國實在沒辦法只能割地求和,雙方說定,到一個地方舉行簽約儀式。

那天萬里無雲、禮炮齊鳴、鑼鼓喧天、人山人海,齊桓公喜氣洋洋地簽下名字,魯國君主愁眉苦臉,正準備落筆,白光一閃,魯國人曹沫手持匕首衝過來。

曹沫用匕首抵住齊桓公的脖子:「把魯國土地還回去。」匹夫一怒,血濺五步,齊桓公沒辦法,只能答應曹沫,剛才的簽字不算數,並且把占領的魯國土地還回去。

曹沫退下,齊桓公後悔了。堂堂大國君主被敵國威脅,成何體統?再說了,威脅一下就把土地還回去,以後還怎麼做人?

所以齊桓公準備繼續簽約,然後弄死曹沫。

此時管仲說話了:「你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這是給天下各國看的,出來混要講誠信。」齊桓公想想也對,便放過曹沫,退回土地,燒掉合同︙︙打了一仗什麼都沒有得到。但是天下各國都看在眼裡,不禁感嘆:「說到做到,而且不以實力稱雄,真是好大哥啊,以後我們都跟你混。」太史公是這樣寫的:「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這才是人心所向。

後來衛國被北狄侵略,齊桓公帶著各國聯軍驅逐狄人,並且築楚丘城,重建衛國,讓這個被滅的國家可以存續。天下各國又看到不一樣的意義:「大哥有能力保護我們,還不收錢,比楚國強太多了。」

這樣的大哥,誰不喜歡?

於是,不管是經商國家還是種地國家,沿海國家還是內陸國家,都願意和齊國交朋友,導致齊國的朋友遍天下。

他們站在「尊王攘夷」的大纛之下,一邊維護周天子的天下秩序,一邊發兵攻打威脅天下秩序的反對者,重新建立起太平世界。

管仲做相國四十一年,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匡扶天下,齊國大旗所指,天下景從。

齊國,霸業已成。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讀出歷史的內心戲3〕縱橫讀史記:挖掘《史記》的底層邏輯,學習思辨的眼光,看見世事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