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特價

藝術的40堂公開課:透過故事,走進藝術家創作現場,看藝術如何誕生、如何形塑人類生活

A Little History of Art

NT$550NT$435save21%

3 件庫存

網上分享

內容簡介

===耶魯大學出版社知名「小歷史」(Little History)通識系列===

英國最會說故事的藝評家親自導覽,

以電影般的臨場感,

帶你走進人類十萬年的藝術創造過程

 

用故事取代術語 重現創作現場 21世紀多元觀點

=有靈魂、有生命力、活潑親切的藝術的故事

 

 

【跟著專家,穿越時空,親近藝術】

◎簡明精要的入門書

把漫長藝術發展歸納為40個主題,快速導覽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與作品,節奏明快,知識含金量高。

◎以故事鋪陳,解說零術語

聚焦藝術家的創作故事,以生動有趣的細節取代專業術語,零基礎的讀者也能輕易讀懂。

◎主題策展式的導覽

從不同視角切入,涵蓋藝術與生死、愛欲、情感、權力、戰爭、自由的關係,立體勾勒出藝術的多重樣貌。

◎新時代的多元詮釋

加入女性、少數族群的藝術創作,包容性強,打破以西方男性為中心的敘事侷限,帶來全新觀點。

◎強調整體脈絡

重視藝術現象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加強藝術與生活的連結。

QR code隨掃即看

精選100+件作品附上QR code,可與文字描述對照觀賞,也能放大觀看細節,有的還可觀看3D影像或影音導覽,拉近與藝術品的距離。

◎以圖像開啟想像

40個主題,搭配40幅精美木刻版畫,呼應每一章的核心內容,引領閱讀時的想像。

 

 

【透過藝術的故事,重新認識世界】

◎三萬三千年前,拿著火把在洞穴裡看畫的史前人,他們在想什麼?

◎為什麼君王、教宗和現代的有錢人都喜歡收藏藝術品?

◎繪畫的最高境界是逼真寫實?還是人們更喜歡戲劇性的浮誇?

◎歷史記載沒提到的作品,就稱不上是好藝術嗎?

◎藝術和藝術家是怎麼影響這個世界的?又如何形塑人類的生活?

馬林斯邀請你,從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遺跡開始,結束於二十世紀流行天后碧昂絲在羅浮宮拍攝的MV《瘋狂癡迷》,一起來一趟橫跨十萬年的旅行。

 

 

【關於藝術,我們了解了什麼?又錯過了什麼?】

米開朗基羅繪製西斯汀大教堂是被陷害的?

當時有位建築師刻意打斷他為教宗建造陵墓的工作,讓他去畫西斯汀教堂天花板,為什麼?

◎《蒙娜麗莎》這幅作品,達文西根本沒有交付給委託人?

達文西一直把這幅畫留在他身邊,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理由是什麼?

十四世紀的藝術家,都是靠團隊來應付龐大的案件委託?

喬托就是一個例子。他的團隊成員眾多,他設計原始稿後交由助理繪製,在作品完成前,他再回到現場補上最後的小細節。

傳統藝術史上有哪些被忽略的人?又發生過哪些引發爭議的事?

本書出場的藝術家不侷限於家喻戶曉的名字,其中有些至今仍默默無聞;有些在世時享負盛名,之後卻被埋沒;還有些雖然才華洋溢,卻不為人知。本書也提到傳統藝術史忽略的女性、黑人、亞裔及其他少數族群藝術家,擴展藝術史的面向。

除了藝術的輝煌動人,馬林斯也不避諱藝術史上發生過的偷拐搶騙,以及藝術作品引發的爭議。她認為,藝術不是專屬於精英,也不需要花哨的詞語來形容。就讓她為你展示,藝術有多麼輝煌、感人、引人入勝。

 

歡迎「註冊」馬林斯為所有人開設的藝術公開課

加入這場橫跨十萬年的時空旅行

重新認識世界

 

 

【聯合推薦】

Junie Wang(「東西縱橫記藝」版主)

郭怡汝(「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專主理人)

曾成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講座教授、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國際好評】

馬林斯講述了關於人類創造力的故事,帶領我們環遊世界,穿越廣闊的時間全景。她用清晰的散文介紹每個主題,巧妙地引導我們穿越不斷變化的藝術景觀,讓我們直面藝術家的工作:我們和她一起走進史前的法國洞穴、佛羅倫斯廣場,以及紐約的閣樓。——蘇珊・歐文斯(Susan Owens,《地方精神》作者)

 

馬林斯以極其生動的風格講述藝術的故事,帶領讀者踏上一段令人興奮的時光旅行,涵蓋了數千年和數百件藝術品。——威爾・岡佩茨(Will Gompertz,《你在看什麼?》作者)

 

視野宏大,文筆引人入勝。這是一部有著偉大靈魂的「小」歷史。——賈克琳‧賴丁(Jacqueline Riding,《霍加斯:進行中的人生》作者)

 

馬林斯這本書令人耳目一新,是包容性強、可讀性高的藝術史書。它既博學又通俗易懂⋯⋯我希望這本書在我還是藝術系學生時就已經出版!——Jennifer Higgie(《鏡子與調色板》作者)

 

這本作品⋯⋯提煉出藝術的故事精華。這個故事涵蓋了世界各地的不同藝術家。我希望它能凸顯藝術持續不斷的力量,它能夠感動我們,超越語言,直接與我們的情感對話,產生影響力。——《歷史新聞網》(History News Network)

 

富有洞察力,對我們所知的藝術史做出全新詮釋。——凱蒂・赫塞爾(Katy Hessel,《偉大的女性藝術家播客》主持人)

 

馬林斯在這部精實、有趣的藝術故事重述當中,將藝術史帶入生活。——阿克塞爾・魯格(Axel Rüger,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秘書兼首席執行長)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夏洛特馬林斯Charlotte Mullins

藝術評論家、作家和廣播節目主持人。目前定居倫敦,為雜誌Country Life的藝術評論家,曾任《藝術評論》、《V&A 雜誌》和《藝術季刊》的編輯,已出版十多本視覺藝術主題的專書。

 

【譯者簡介】

白水木

自由譯者,畢業於荷蘭 Sandberg Instituut。譯有《化學課》等書。交流指教請洽:momordica@proton.me

目錄

01_原初的印記

藝術的獨特魔法/史前的動物壁畫和手印/洞窟藝術驗明正身

 

02_敘事的展開

烏魯克石瓶/奧爾梅克的巨石頭像/埃及的陵墓藝術/中國商朝的青銅藝術/亞述的浮雕藝術

 

03_生命的幻象

古希臘的黑繪陶藝/希臘的青銅雕像/希臘神殿的雅典娜立像/裸女雕像《尼多斯的阿芙蘿黛蒂》

 

04_跟風?還是致敬?

秦始皇的兵馬俑/西非諾克文明的陶偶/復刻希臘作品的羅馬雕塑/「真實」的人物胸像/遭埋藏的龐貝古城

 

05_通往死後的世界

圖雷真凱旋柱/哈德良別墅/紀念肖像/羽蛇神金字塔/祕魯的織品與地表雕刻

 

06_擁抱宗教的藝術

印度佛教的石窟群/中國敦煌的莫高窟/拜占庭的馬賽克鑲嵌畫/《林迪斯芳福音書》/大馬士革大清真寺的鑲嵌畫與書法藝術

 

07_暴風雨來臨之際

馬雅神廟的石雕板/博南巴克的壁畫/印度教的石窟寺院/印尼日惹的婆羅浮屠/基督教的聖像崇拜之爭/教堂雕像《釘刑圖》/關於死亡的藝術創作/穆吉拉象牙盒

 

08_政治宣傳的藝術

法國的《貝葉掛毯》/日本的《源氏物語》繪本/東正教的聖像畫/西西里的帕拉提那禮拜堂/手抄本《當知之道》

 

09_石匠、摩艾、貴材料

法國的沙特爾大教堂/十三世紀的哥德式教堂/多元的藝術創作材料/優羅巴人的銅製頭像/拉帕努伊的摩艾石像/巴格達的泥金裝飾手抄本/中國元代的文人畫

 

10_文藝復興的開端

喬托的濕壁畫/人本主義的興起/阿西西的聖方濟各教會教堂/從自然主義開啟的轉變/杜奇歐的《寶座聖母像》/馬蒂尼的聖壇畫

 

11_北方的光芒

《威爾頓雙聯畫》/國際哥德式繪畫/沼澤地上的雕塑《摩西井》/尼德蘭藝術/聖壇畫巔峰之作《根特聖壇畫》/揚.范艾克《阿爾諾非尼肖像》/魏登《從十字架卸下的聖體》

 

12_遠近高低各不同(視角不同而已)

唐那提羅的《大衛》/藝術贊助者/修士畫家安吉利科/透視法/烏切羅的《大洪水》/波堤伽利的《東方三賢士來朝》/梅迪奇家族

 

13_東方遇見西方

真蒂萊.貝里尼的蘇丹像/融合東西方繪畫新風格/文化大熔爐威尼斯/喬凡尼.貝里尼的總督像/杜勒《聖母的玫瑰花冠》

 

14_再現羅馬榮光

米開朗基羅/達文西/西斯汀教堂的天花板/拉斐爾

 

15_火與硫磺

波希畫人類原罪/格林勒華特《伊森海姆聖壇畫》/修特斯《玫瑰花圈中的天使報喜》/新教改革與印刷術/版畫家杜勒

 

16_野蠻人來了

阿茲特克的藝術品/非洲的鹽臺/貝寧的青銅匾/日本的南蠻人屏風畫/歐洲的袖珍畫風尚/鄂圖曼帝國的《蘇萊曼之書》

 

17_西班牙的統治者

安奎索拉的風俗畫/熱衷藝術的腓力二世/提香的《詩歌》/葛雷柯的宗教繪畫/修女涅利《最後的晚餐》/矯飾主義

 

18_人生就是戲

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與卡拉契/超越男性同儕的豐塔納/真蒂萊希畫中的女性力量

 

19_新的觀看方式

魯本斯《從十字架卸下的聖體》/蒙兀兒宮廷裡的藝術家/十七世紀的中國藝術/荷蘭黃金時代的新藝術市場/肖像畫家范戴克

 

20_大地的布局

普桑與克勞德的新古典風景畫/荷蘭風景畫的興起/藝術家的自畫像/貝尼尼的雕塑/維拉斯奎茲的肖像畫

 

21_不動的物與靜止的人

畫什麼像什麼的林布蘭/探究光學的十七世紀荷蘭畫家/西拉尼創辦女性藝術學校/荷蘭的花卉靜物畫

 

22_逃避現實的洛可可與倫敦生活

華鐸和雅宴畫/布雪與逃避現實的藝術/捕捉日常生活切片的夏丹/卡列拉的粉彩肖像畫/卡那雷托的景觀畫/融合肖像畫與風景畫的根茲伯羅/以版畫針砭時事的霍加斯

 

23_皇家藝術學院:家鄉與彼方

佐法尼的《皇家藝術學院成員》/皇家藝術學院的女性成員/韋斯特的《沃夫將軍之死》/科普里的《皮爾森少校之死》/歐洲人筆下的異國風情、大溪地的雕刻「ti’i」

 

24_自由、平等、博愛?

大衛的《荷瑞斯兄弟之誓》/進入法國學院的女性藝術家/溫克爾曼與新古典主義/黑人雕像的出現/反奴隸制的藝術作品/法國大革命後畫作中的黑人形象/哥雅的《戰爭的災難》系列版畫

 

25_浪漫主義與東方主義

傑利柯的《梅杜莎之筏》/追尋崇高之美的弗里德里希/專注於原野風景的康斯特伯/科爾的美國風景畫/日本的浮世繪/德拉克洛瓦與安格爾筆下的「東方」

 

26_現實是骨感的

藝術評論家羅斯金/透納的《奴隸船》/寫實主義者庫爾貝/讓動物充滿生命力的邦賀/前拉斐爾派兄弟會/蓬勃發展的攝影術/移居羅馬的美國女性雕塑家

 

27_印象主義者

落選者沙龍和《草地上的午餐》/墨守陳規的法國沙龍/捕捉瞬息流光的印象派/印象派女畫家

 

28_藝術家站出來

惠斯勒與英國美學運動/美國內戰後的族群平等意識/俄羅斯的巡迴畫派/英國的紐林畫派/秀拉的點描主義

 

29_後印象主義者

飽受身心問題之苦的梵谷/以個人經驗形塑藝術的孟克/簡化事物外觀的塞尚/追尋「原始」的高更/真誠呈現生活樣貌的泰納/自有脈絡的非洲藝術

 

30_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作品力量強大的珂勒維茨/德國的表現主義/沃普斯韋德聚落與分離派/羅丹與雕塑的創新/馬諦斯/畢卡索與非洲藝術/立體主義

 

31_打破成規

艾普斯坦的《鑽岩機》/義大利的未來主義/現代主義風潮擴散/杜象與現成物/歐洲抽象藝術的崛起/克林特:罕為人知的抽象藝術先驅/俄羅斯的抽象藝術

 

32_藝術政治化

第一屆國際達達博覽會/達達主義傳遍歐洲大陸/照片蒙太奇/攝影成為藝術形式/從文學擴展到藝術的超現實主義/國際超現實主義展/蘇聯的社會寫實主義/納粹德國的「頹廢藝術」展/畢卡索的《格爾尼卡》

 

33_自由之地?

苦痛又奔放的卡蘿/美國原住民的「工作坊學校」/里維拉的《底特律工廠壁畫》/經濟大蕭條對美國藝術的影響/伍德的《美國式哥德》/霍普筆下的美國/勞倫斯的「遷徙系列」/歐姬芙與新墨西哥州

 

34_戰爭的遺緒

赫普沃斯和尼柯遜/培根呈現人物的扭曲/李謝捕捉變形的瞬間/存在主義思潮/賈柯梅蒂與弗特里埃/杜布菲與「原生藝術」/二戰後的澳洲藝術

 

35_美國藝術的時代來臨

卡特利特《黑人女性》系列/劉易斯《大教堂》/紐約的抽象表現主義/克雷斯納與帕洛克/羅森伯格「綜合體」/普普藝術/拼貼畫

 

36_再無模範的雕塑

卡爾.安德烈的「等量」系列/不再使用基座的雕塑創作/低限主義/海瑟/班格利絲/塞拉突破低限主義/地景藝術/史密森的《螺旋水堤》/巴西藝術家邀請觀眾參與作品/用身體創作的行為藝術/小野洋子的《切片》/觀念藝術與符號學

 

37_我們不需要另一個英雄

瑪莎.蘿斯勒的《廚房符號學》/女性主義運動興起/錄像藝術/凱莉的《產後文獻檔》/茱蒂.芝加哥的《晚餐派對》/薩爾的《解放捷蜜媽阿姨》/林戈德的《美國人系列,二十號:死亡》/英國的「黑人藝術運動」/以文字與圖像解構觀念的克魯格/以文字提問的侯哲爾/以角色扮演質疑眼前世界的雪曼

 

38_一個後現代的世界

紐約的「時代廣場展」/巴斯奇亞與哈林/後現代主義/在畫廊之外的抗衡/維姆斯與後殖民觀點/「繪畫的新精神」展覽及其影響/全球的繪畫復興

 

39_做大或做家

懷特瑞德的《房子》/「英國青年藝術家」世代/拓展藝術電影的可能性/以攝影進行不同的表達/以攝影扣問真實/大場館與雙年展的文化觀光潮/超級策展人的時代來臨

 

40_藝術作為抵抗

藝術走入主流視野/闡述藝術故事的不同視角/穆荷莉和敏菊為受迫害者發聲/艾未未的《直》/藝術透過網路倡議/拆解權力者的歷史敘事/更全面的藝術史觀

 

內容連載

【以下內容摘錄自不同章節】

 

烏魯克石瓶

西元前三三○○年,在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烏魯克(Uruk)城裡,有一座供奉伊南娜(Inanna)女神的神廟,神廟裡有一個人,他是這座城市的統治者,正站在一只高高的瓶子前,凝視著瓶身上所刻的東西。

這個瓶子由雪花石膏石(alabaster stone)製成,高度超過一公尺,瓶身刻著水平帶狀的浮雕,一共有四層,上下相疊,每一層都刻滿了人物,描繪著人們如何敬神與謝神。

那位統治者由下往上順著那一圈又一圈的雕刻,開始嘗試「讀懂」瓶身所刻的故事。

 

瓶身最底下的波浪狀線條是潺潺的流水,水岸邊有亞麻和椰棗生長。往上一層,有閒晃的綿羊與山羊,顯示此地土壤豐饒,而此時是豐收時節。再上去一層,則是一排裸身的男性,他們扛著籃子與雙耳瓶(amphorae,一種陶罐),瓶裡裝的飲料和食物滿到都快掉出來了。來到最上層,我們終於知道這群人在做什麼了—他們帶著供品,朝著伊南娜女神的神廟邁進,準備將豐收的榮耀獻給女神。

伊南娜是烏魯克的守護神。她的子民心懷感激的獻上一籃又一籃滿溢的食物,感念她讓作物成長、牲畜健壯的恩惠。浮雕上的伊南娜站在神廟外俯瞰這一切,旁邊還站了一個披著布衣的男性。兩人站得很近,可見那名男性應該也是神明等級的人物。不過他的頭上刻著代表「能與神溝通的帝王」(Priest-King)的字,顯示他其實壽命有限。

看著看著,統治者先生笑了。他十分滿意自己被當作神,永生不死的刻在石瓶上,還站在伊南娜女神旁,好像自己也和她一樣神通廣大。

 

《烏魯克石瓶》(Uruk Vase)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敘事藝術(narrative art)作品之一。敘事藝術的意思,就是敘說某件事的藝術,只要順著圖像的順序跟著讀,就可以看懂上面在說什麼,有點像現在的連環漫畫。史前時期的洞窟壁畫,可能就是部落的薩滿或長老說故事的依據,藉由圖像把故事說得活靈活現。到了西元前三三○○年,藝術家開始製作精緻的浮雕,用浮雕來說故事,就像《烏魯克石瓶》一樣。這樣後來的人只要自己看,就能「讀懂」上面的故事了。

⋯⋯

烏魯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在當地,藝術是用來崇敬神祇的,例如守護神伊南娜。這也正好符合統治者的心意。正如開頭的小故事所說的,《烏魯克石瓶》上那個沒有名字的「能與神溝通的帝王」,就是該城的統治者,他被刻在伊南娜身旁,當作與神同等級的人物而受到崇拜。

在這整片肥沃土地上,在遍及現今希臘和土耳其,遠至伊朗、伊拉克、印度的整個區域內,所有的藝術家也都在為貴族陵墓、神廟、宮殿等建築創作類似的作品。各個文明的統治者會聘請藝術家把神祇和自己的豐功偉業雕刻成藝術品。因為是統治者付薪水給藝術家,所以他們也一併掌握了作品的敘事立場。

 

——————–

埃及的陵墓藝術

古埃及文明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差不多是在同一時間開始的,兩者都持續了三千年之久。從繪畫到雕刻,埃及的藝術自始至終都毫無懸念的保持既好認又一致的風格。埃及的藝術家也和美索不達米亞一樣,不認為雕刻或繪畫就是要愈像愈好,而是要能捕捉到人物重要的特徵,無論是描繪法老還是天神,抑或在田裡工作的女子,都是如此。

當時的埃及是非常富有的國家,因此,不是只有宮殿、神廟、皇族的陵墓會裝飾得美輪美奐,例如,內芭門(Nebamun)陵墓裡中的《內芭門沼澤狩獵圖》(Nebamun Hunting in the Marshes),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這幅壁畫完成於西元前一三五○年左右,位於底比斯(Thebes,現在的路克索〔Luxor〕)。內芭門生前是會計師,在阿蒙(Amun)神廟上班,每天都在跟穀物產量的數字打交道。在畫中,可以看到他站著在獵捕飛鳥,旁邊還有他的太太賀賽蘇(Hatshepsut),以及他的女兒。內芭門側著臉,雙腳跟臉朝著同一方向前進,但上半身和肩膀卻是正面朝著我們。他的頭也混合了兩種視角:頭部看起來明明是側臉,但左眼卻又直直盯著我們。

由此可見,埃及的藝術家是把人類最有特色的部分擷取出來,再加以重組,創造能代表人類的永生象徵,陪伴死後的人們在裝飾華美的陵墓繼續延續生命的旅程。埃及很多的藝術都是為了要在死後的世界陪伴死者而做,埃及的陵墓藝術,則更具體展現出人死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對埃及人可是至關重大的事,因此陵墓藝術特別受到重視。《內芭門沼澤狩獵圖》就顯示出內芭門先生死後想要過著跟家人一起打獵的日子,而不是繼續會計工作。

 

——————–

復刻希臘作品的羅馬雕塑

西元前二世紀時,羅馬帝國的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地區,當時羅馬有超過一百萬名居民,全城到處都看得到雕塑作品。

羅馬人把雕塑當成打勝仗的戰利品,每攻下一個城鎮,就會在羅馬舉辦一場叫「凱旋」的盛大遊行,秀出這些戰利品。雕刻家也會接受委託,用大理石來製作希臘雕塑的複製品,再透過海路運到羅馬。

不僅如此,許多名作的石膏模也開始四處流通,讓全羅馬帝國的藝術家都可以加入複製的行列,例如裸體的阿芙蘿黛蒂像和維納斯像,就有幾千個複製品留存至今。當時羅馬的有錢人家裡不會只放一、兩座雕塑而已,光是前廳(入口玄關)就會用好幾十個雕塑作品擺出陣仗,家中的列柱中庭(庭院)亦是如此。

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追溯各雕塑作品的年代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因為羅馬人太欣賞希臘人的生活方式,以致於人人都想擁有希臘的雕塑作品,然而作品數量有限,供不應求,因此,復刻希臘時期藝術家的舊作,或是創造新件向希臘原作致敬,都是很普遍的現象。

 

——————–

非洲的鹽臺

一五二○年之際,葡萄牙人在探索了非洲西岸又繞過了好望角後,建立了好幾條貿易路線,最遠可到印度,一五四三年時更抵達了日本。因此,這個時代的藝術品,也記錄了當時不同文化之間有什麼樣程度的交流。

 

一五二一年間,杜勒和費南德斯.達瑪德(Rodrigo Fernandez d’Almada)變成好友,當時達瑪德是安特衛普一名葡萄牙國際貿易祕書。他花了三個弗洛林幣(相當於現在的五百英磅),向達瑪德買了幾件非洲藝術品,那是兩個來自獅子山(Sierra Leone)的象牙鹽臺(saltcellar)。(以下是當時其他作品的價格,提供對照:杜勒之前用兩個弗洛林幣買到霍倫布特的袖珍畫,而他自己的小型畫作,一張也差不多這個價錢。)

由薩皮族(Sapi)雕刻家製作的鹽臺,早在進口到安特衛普這個歐洲北方國際貿易中心販售的幾十年前,就已開始賣給葡萄牙人了。藝術家在製作這些鹽臺時,必須把象牙刻得很深,才有辦法在刻出一個球狀容器—就是裝鹽的地方—後,下方還刻了一群小人支撐著這個球體。雕琢如此精緻的鹽臺不是為了當成器皿使用,而是用來觀看、欣賞的藝術品。

 

隨著葡萄牙與非洲西部之間的交流愈來愈密切,更促成了一種混搭雙方元素的「非葡」鹽臺的出現。這秊鹽臺上同時雕有非洲的男人、女人、動物,但也有葡萄牙的商人、士兵、船隻、聖經故事的橋段。即使如今製作這些鹽臺的藝術家姓名已不可考,但仍可看出他們的雕刻技巧有多麼精湛,適應新客戶、新需求的速度有多快。這些藝術家參考歐洲的祈禱書及旅遊日誌中的版畫作品,創造出融合了兩種文化的新風格。

 

——————–

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與卡拉契

即將跨入十七世紀之際,羅馬藝術人才濟濟,如百花齊放。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還有這麼多藝術家搬到羅馬?那是因為天主教教會再次壯大,擁有超深的口袋和超大的委託案,吸引他們來到這裡。還有不少藝術家從歐洲各地來到這裡研究古典藝術,研習文藝復興時期才華洋溢的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作品。

在羅馬,藝術家之間相互競逐委託案,或是為同一個地方創作,就地直接以作品一較高下。例如,一六〇〇年七月,卡拉契接受委託,為人民聖母堂(Santa Maria del Popolo)的提伯黎歐.切拉西禮拜堂(Tiberio Cerasi’s chapel)的禮拜堂天花板繪製濕壁畫,並為聖壇繪製聖壇畫。

兩個月後,當時教宗的財政部長—富有的律師切拉西(Cerasi),又找了卡拉瓦喬來畫預計掛在同一座聖壇兩側的作品。

 

卡拉契的聖壇畫《聖母升天圖》(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是一幅描繪和諧片刻的曠世之作。畫中聖母張開雙臂,即將升上天堂,天使也在身旁簇擁著她,她的身後襯著神聖的金色光暈。當人們走進禮拜堂,可以感覺到她好像是張開雙手在歡迎我們似的。

兩旁牆上的卡拉瓦喬作品,則與這幅畫形成強烈的對比。畫面的主調不再是卡拉契那超然神聖的藍、紅、金色,而是卡拉瓦喬那屬於人間凡俗的棕、白、赭等大地色。為了在《聖母升天圖》旁爭取觀眾的目光,卡拉瓦喬以閃耀的紅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

如今,我們將卡拉契和卡拉瓦喬兩位都稱為巴洛克風格的藝術家。巴洛克是一個統稱十七世紀各種藝術的詞彙,指的是畫面充滿戲劇性,人物充滿動態感,卡拉瓦喬激昂的畫作就是典型。

不過在當時義大利新興的藝術學院裡,教的主要還是卡拉契的古典路線,也就是以古代雕塑、希臘神話、文藝復興為基礎的創作風格。早期描寫藝術作品的寫作者同樣偏好卡拉契的理想主義,而非卡拉瓦喬驚世駭俗的寫實主義,因此之後的三百年間,藝術學校的學生都還是以卡拉契的風格當作對自我的期許。

 

——————–

克林特:罕為人知的抽象藝術先驅

儘管這些藝術家自認站在西方抽象藝術尖端,不過大概早在他們十年之前,瑞典藝術家克林特(Hilma af Klint,1862- 1944)就創作了具神祕氛圍的巨幅抽象畫,畫面充滿流動的線條、螺旋、如蛋般的橢圓形,也有像標靶或三稜鏡等圖案。

一九○六至一九一五年間,克林特以近兩百幅名為「為神殿而作的油畫」的系列作品,探索靈性、科學、藝術生活等廣泛面向。其中一九一五年的《一號聖壇畫》(Altarpiece No. 1),即是她用來讚揚繪畫本身的作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多種漸層的色彩層層相疊,以類似金字塔的形狀向上升起,最上方則是一個有紫色光冠的金色球體。

 

克林特生前不曾公開這個系列。因為她本身也是靈媒,在降靈會與她對話的聖靈說服她,這系列畫作對世界來說太過前衛,人們無法了解,於是克林特訂出明確時間,這些作品在她死後二十年才能公開。事實上,這個系列直到二十一世紀才普遍受到認可。

相較之下,與她同時代的男性藝術家都在發表抽象作品後,藝術生涯扶搖直上,也在後來的藝術史中為自己占據了一席之地。

 

——————–

二戰後的澳洲藝術

英國於一七八八年開始殖民澳洲,但在那之前,澳洲原住民與托雷斯海峽島民(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已在這塊大陸生活了超過五萬年。他們的藝術在數千數萬年間演化,不同部族都發展出各自獨特的圖騰。

這些圖騰一開始是畫在懸崖岩壁上,或是遮風避雨的場所裡,後來也用在具儀式性的身體藝術當中,或是畫在沙地,成為非永久的大型地板畫。圖騰中的螺旋、圓圈、線條,與似乎能和生命一同脈動的無數點點交織在一起。澳洲的原住民相信他們屬於大地,這與西方認為大地屬於人類的觀點相反。對澳洲原住民來說,人是要和土地融為一體的,而非宣稱自己擁有這片土地。這些畫作在西方人眼裡看來顯得抽象,事實上,這些作品一如他們的創世神話,都根植於人和大地之間的緊密連結,而這樣的連結狀態,如今被稱為「傳命」(the Dreaming)。

 

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代,藝術家普雷斯頓(Margaret Preston,1875-1963)極力推動將原住民藝術認可為澳洲真正的藝術資產。普雷斯頓住在雪梨,但拒絕接受雪梨藝術圈「把殖民者的藝術置於被殖民者的藝術之上」的主流觀點。她拜訪了許多原住民聚落,認為澳洲在建立國族認同時,原住民的作品才應該是「澳洲藝術」的核心。普雷斯頓也汲取不同文化的觀點,在自己作品中融入了澳洲原住民、亞洲、歐洲等地藝術,創作了生氣盎然的風景畫,創作於一九四二年的《飛越肖爾黑文河》(Flying over the Shoalhaven River)就是其中之一。

普雷斯頓致力提升原住民藝術地位時,也出現了一些受過西方藝術訓練的原住民藝術家。

納馬吉拉(Albert Namatjira,1902-1959)以遼闊的水彩風景畫,展現澳大利亞焦黃的內陸景色,同時也證明這樣的作品非常受歡迎。不過要到一九七○年代,才開始有藝術家在畫布上畫出傳統的原住民藝術,進而傳播到世界各地。

 

——————–

巴斯奇亞與哈林

報紙《村聲》(Village Voice)稱「時代廣場展」是「一九八○年代第一場激進的藝術展覽」。這場展覽讓巴斯奇亞和哈林兩人的藝術生涯扶搖直上,一年之內,這兩位年輕藝術家成了大名人,卻也走完英年早逝的一生。

 

巴斯奇亞十五歲就離家,睡在紐約東村(East Village)朋友家的沙發上。他用噴漆、油畫棒、壓克力顏料繪製動態感十足的大型作品,內容融合多種元素,有街頭塗鴉,也有美國抽象畫風,有課本會看到的那種解剖圖,也有黑人文化、爵士、嘻哈等。

一九八二年,他舉辦第一場個人展覽,所有作品全部售罄,這一年也是他和巨星瑪丹娜交往的那一年。隔年,他和沃荷變成很好的朋友。

巴斯奇亞的作品有一種粗狂的力量,捕捉了一九八○年代紐約的混亂奔放,生活在夜店、跳舞、塗鴉、毒品中的樣態。他在二十七歲時因過量海洛因而離世,不過他留下的作品仍以其耀眼的活力,使藏家趨之若鶩,例如一九八二年的《無題》(Untitled),也就是有黑色類骷髏頭的那件作品,最近才在拍賣場以一億一千萬美元的高價售出。

 

相較之下,哈林的成長背景就顯得保守許多。他在美國賓州長大,一九七八年搬到紐約念書才接觸到塗鴉藝術。

「時代廣場展」結束不久的某一天,他在欣賞地鐵車廂上的塗鴉時,突然「靈光乍現」。他發現地鐵站中的廣告看板在新舊廣告更換之間,會放上黑色的平光紙。這紙看起來有點像黑板,是可以拿來畫畫的空白平面。於是他跑上階梯,買了白色粉筆,又跑下來,在短短一分鐘之內創作了他第一件街頭藝術作品。

接下來的五年,哈林在整個紐約地鐵中畫滿他卡通式的人物。這些人物在擁抱、在親吻、在跳舞、在玩呼拉圈,他以此表達自己對愛與死亡的想法,對性與戰爭的觀點。哈林希望自己的作品存在於街頭,因為這樣所有人都看得到。他表示:「你不需要任何與藝術有關的知識,就可以看、可以欣賞我的塗鴉。這些塗鴉裡沒有什麼祕密,也沒有什麼需要理解的事。」

哈林後來成為名人,也成為同志的偶像。一九八○年代,愛滋病的蔓延重重打擊了同志社群,哈林從不怯於透過藝術來表達他對愛滋的看法。一九九○年,他因愛滋相關疾病過世。

 

——————–

以攝影扣問真實

另外也有些藝術家運用攝影來質疑攝影本身記錄「真相」的能力,嘉德里安(Shadi Ghadirian,1974-)一九九八年創作的「卡札爾」(Qajar)系列,就是這樣的作品。

她在攝影棚裡復刻十九世紀伊朗人像攝影師會拍攝的那種肖像照:把拍攝背景繪製成當時的風格,讓照片中的女性穿上復古的服裝,同時再搭配一些道具。然而,她使用的道具都是當代伊朗女性才有辦法接觸到的東西,例如手提式卡帶收錄音機、吸塵器等,有些照片中的女性還騎著腳踏車、戴著太陽眼鏡、喝著罐裝的百事可樂,可見她們並不是真的生活在十九世紀。

嘉德里安現在仍住在伊朗,藝術家娜霞(Shirin Neshat,1957-)則已流亡到海外,但她們的作品都運用了後殖民與女性主義理論,來探討在伊朗境內與境外的伊朗女性是如何被觀看的。

 

娜霞在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七年間創作的「阿拉的女人」(Woman of Allah)系列作品,拍攝了包含她本人在內的女性肖像照。照片中的女性戴著頭巾,拿著槍,臉上則以波斯文寫滿殉道詩歌和女權文字。對大多數看不懂波斯文的西方觀眾來說,那些從臉頰蔓延至下巴的激進詩詞,更像是一種猶如書法的密語。

這個系列中的《反抗的沉默》(Rebellious Silence),觀看者亦無法確認照片中手持來福槍的女子究竟是要殺人,還是在自衛。那些文字遮蓋著她臉龐,似乎暗示著她是一名殉道者。不過,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她其實是受害者?這些影像如此複雜,不禁使我們自問:我們看見了什麼?這些影像也讓我們意識到:照片中伊朗女性的生活與生命,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藝術的40堂公開課:透過故事,走進藝術家創作現場,看藝術如何誕生、如何形塑人類生活”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