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特價

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

NT$450NT$356save21%

5 件庫存

網上分享

內容簡介

有如田野考察的群妖生態實錄

讓你信以為真的精怪現形記

 

搜遍39部中國志怪經典

提煉64大主題、31則妖怪檔案

像小說一樣講述妖怪的原型故事

帶你讀出中國經典妖怪的意義

 

 

■ 這是現代人讀「怪力亂神」的方式

1.妖怪入世,他們的故事就是人的故事,並體現當時人對萬事萬物的好奇心、想像力與創造力。

2.從浩瀚的妖怪文獻淘選出各特定主題,不只交叉檢索不同時代典籍的故事以為呼應,更以小說式敘事與對話還原時空,既說遙遠迷人的奇幻故事,也像似假還真的田野調查。

3.將龐雜的志怪故事系統化,建構出狐、龍、仙、鬼、怪的中國妖怪體系,不只掌握出處、成因與特性,還有古人的驅鬼心得!

 

—清朝趙將軍的兒子襄敏公在保定擔任總督時,遇上一隻從窗戶縫隙鑽進書房裡的狐精。他幻化為一名頭戴方巾、唇紅齒白、文質彬彬的俏書生,在襄敏公的好奇詢問下,道出狐狸修仙難若登天之苦,不只必須精通天文地理,還得先學會四海九州內的百千萬種鳥語,而後才能學人說話、發出人聲,再慢慢修煉出人形,至此已五百年過去……

—有個名叫謝石的書生在張公山裡結廬讀書,結果在一棵古樹上撿到一個「小人」。它通體無毛、潔白如玉,宛如用玉石雕出來的,卻一臉愁容深鎖,煞是惹人憐愛。謝石把它養在書房的鳥籠裡,每當書讀得累了,就跟它說說話,小人偶爾會回答,只可惜謝石聽不懂。一天,謝石想讓一直關在家裡的它曬曬太陽,沒想到小人馬上被曬乾,有如一朵枯萎的花……

—孫鳳最近入手一把漂亮的古琴,但就連專業的琴師也沒辦法讓它發出任何動聽的樂音。直到某天孫家辦酒宴,請來名伶唱曲,古琴竟開始自動撥絃,發出相和的悅耳琴音,從此被視為孫家的珍寶,因此當一名道士表示古琴裡有蛀蟲,孫鳳連忙拜託他驅蟲,眼睜睜看著道士將黑色的藥末倒入琴身上的小洞,誘出一隻通體碧綠、背上鑲有金線紋的神祕小蟲……

 

從經典的狐妖、龍族、雷神、山魈,到稀有的可愛琴怪、花魄、毛筆精等,

從《搜神記》、《玄怪錄》、《酉陽雜俎》、《耳食錄》、《子不語》到《閱微草堂筆記》等,

帶你深入妖氣沖天卻人性滿滿、邪門外道卻可愛有趣的妖怪多重宇宙!

 

本書分為〔狐〕、〔龍〕、〔仙〕、〔鬼〕、〔怪〕五卷,帶你見識中國文化中天地萬物無一不可成精的世界觀:有生命的動物,如何修煉成精?無生命的物體,為何也能成怪?它們為何修煉、如何成形,又各有什麼不同的習性與脾氣?為何它們出沒於某些特定的地區?人類如何對治它們,或怎麼和平共處?跟著微博上最會解讀妖怪故事的人氣博主白龍,一起開心暢遊這個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關、卻又超越人類極限的妖怪異世界!

 

所有妖怪當中,狐精與人最為親近,幾千年來它們深入人類社會,有深情的狐妻、幫人看家護院的狐仙家族,還有能詩會畫的風雅狐、路見不平的義氣狐,也是古典文獻中資料最多的妖怪,更以愛修道著稱。但狐狸為什麼要修行?媚人採補、吸取日月精華、讀聖賢書,這三種修煉途徑的差別是什麼?幻化為人形需要多少年功力?「一千年」對狐精為什麼具有重大意義?

 

「雲從龍,風從虎」,典籍中的龍是天庭行雲布雨的正神,龍一出現,雲雨如影隨形。人間棲息著許多龍族,除了隱身河海溪潭、深山岩洞裡,鹽井中也有龍出沒……傳說中,龍的性格愛恨分明,人若不小心得罪龍族必有災禍上身,禮遇它們則可得大富大貴。龍可分為蛟龍、應龍、虯龍、螭龍、蟠龍,判斷標準為何?從魚到狗,從樹葉到石頭,龍可化萬物,萬物亦可成龍,唯一不變的是成龍後的「九似」:似駝、似鹿、似牛、似鬼、似蛇、似蜃、似鱼、似鹰、似虎……

 

蒐羅在民間流傳甚廣的天神地祇異事,包括被孫權認證的閻王前身、跟百姓鬧脾氣的山神、被人砸廟而大鬧鄉里的烈傑太子、專門掠人錢財的掠剩使、一臉尖嘴猴腮的雷神……祂們也有小奸小惡,也會斤斤計較,人該如何與這些個性十足的天神地祇各取所需、以求相安無事?

 

「人死為鬼」,鬼和人一樣,品性不同,有好有壞,長相也不同,有的是生前的模樣,有的是死時的模樣,還有巨臉鬼、大頭鬼、吊死鬼,甚至死後仍不忍離去、繼續照顧孩子的鬼媽媽……

 

「物老為怪」――為什麼只要年代久遠,器具用品就可能成怪、成精?尤其是人類經常使用的居家小物。記載有案的如毛筆精、飯勺精、枕頭精、掃把精等等,連古錢幣也可成精。人跡鮮至的深山老林,也是精怪出沒之地,比如竹葉精、牡丹花精、騎蝶仙子、貙人……山林間的精怪一族,可說族繁不及備載,是古人最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寶庫!

 

 

本書特色

 

  1. 古代志怪典籍大集結!

從夏商周起,中國就有志怪小說傳世,本書作者深讀39本志怪典籍並細細考究,整理出64個主題,將散見於各典籍、彼此相互呼應的故事匯集在同一主題下,以此拼湊出中國妖怪世界的樣貌,帶領讀者對神怪世界有更具體的想像與瞭解!

 

2.小說式解讀傳統文本,筆調輕鬆詼諧,呈現妙趣橫生的志怪異想世界!

作者長期沉浸於志怪世界中,相關典籍知識豐富,添補了豐富的故事細節,或以小說方式呈現古籍中艱深難懂的原文,以現代語言解讀傳統文本,易讀好懂,並於每則故事最後加上點評,融合古今不同觀點。

 

3.展現妖狐鬼怪可愛與溫情的一面,同時反映出中國古代民情風俗與生活面貌!

每篇故事皆以通俗的觀點切入,輔以故事講解、引申趣談和各家說法,讀來輕快流暢,又具有知識含量,而透過故事情節也可了解中國古代社會與民情風俗,同時理解妖狐鬼怪傳說的由來。

 

4、附錄31個【妖怪檔案】

彙整妖怪的名稱、樣貌、出處、特點等,便於閱讀、梳理,增加趣味性,一目瞭然,諸如:龍/狐妖/鬼/白石生/王靈官/閻王/曲阿神/土地神/雷神/掠剩使/烈傑太子/貓妖/花魄/貙人/鞠通/九尾蛇/山魈/枕頭精/竹葉精……

 

 

參考書目:

先秦《山海經》、西漢劉向《列仙傳》、東漢趙曄《吳越春秋》、東漢班固《白虎通義》、三國曹丕《列異傳》、東晉郭璞《山海經校注》、東晉干寶《搜神記》、唐朝戴孚《廣異記》、唐朝牛僧儒《玄怪錄》、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唐朝張讀《宣室志》、唐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傳》、宋代徐鉉《稽神錄》、宋代李昉、扈蒙等十四人《太平廣記》、清朝蒲松齡《聊齋誌異》、清朝袁枚《子不語》《續子不語》、清朝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清朝樂鈞《耳食錄》等古今中外志怪典籍超過40本。

作者/譯者/編者/繪者簡介

作者

白龍(原名孫曉翠)

微博人氣博主。嗜妖愛怪,立志搜盡一切有趣之妖,寫盡所有將湮沒於歷史塵埃的奇談怪事。目前在微博號「妖怪檔案館」更新志怪故事,題材來源於《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耳食錄》、《搜神記》、《列仙傳》、《玄怪錄》、《酉陽雜俎》、《太平廣記》等。

目錄

卷一  有狐

人類歷史上對狐妖的第一次採訪

狐族的考核晉級制度

狐族修煉百科全書

當一個「毛孩子」就不用看書學習了嗎?

狐書

文人雅士般的才狐

愛露一手的畫家狐

狐狸美髮師

人狐的四種相處模式

狐也有俠肝義膽

狐狸的報復手段

狐狸比人守法紀

替天行道的狐女

率性灑脫的狐狸對上道貌岸然的道學家

狐狸也會拆家

打牌狐、喝酒狐、花心狐

狐狸最怕什麼

爭風吃醋的狐狸

志怪宇宙中最賢慧的狐狸

 

卷二  說龍

龍的三停九似

所有的龍都貴氣逼人嗎?

龍族安家記

龍的報恩

龍也會過勞

 

卷三  天神地祇

神仙入世

拒絕成仙的白石生

小心眼的神仙

閻王的前身

閻王做媒

民間神祇是這樣誕生的

立場不堅定的曲阿神

土地神助有情人終成眷屬

雷神,祢錘子掉了

招聘雷神!

倒楣的神

掠剩使

諸神的黃昏――烈傑太子的落幕曲

 

卷四  有人就有鬼

鬼的文化

鬼模鬼樣

驅鬼妙法

賣鬼

鬼也怕物理攻擊

鬼父母

轉世情緣

死守約定的鬼朋友

 

卷五  萬物皆可成怪

物老為怪

會說話的貓主子

最惹人憐愛的妖怪

「變裝」的老虎

古代的「克蘇魯」妖怪風

古琴中的怪

九尾蛇

收過路費的山魈

妖怪界的舞蹈家

愛美的掃帚

觸手怪

飯勺精,一閃一閃亮晶晶

借火種的怪人

推銷鬼才──毛筆精

異次元的出入口

金銀財寶也可以成精

床底下的怪手

借物的小小人

風雅的花妖

 

附錄

妖怪檔案館

參考書目

內容連載

卷一 有狐

 

人類歷史上對狐妖的第一次採訪

 

為了方便敘述,故事裡凡是沒有名字的主人翁,本書大都用張子虛或李烏有代稱,取一個「子虛烏有」之意。

首先聲明,我不是狐狸,也沒有認識的狐狸朋友,所以只能透過古代這些光怪陸離的志怪故事以及想像,拼湊出一個狐狸精的世界。

狐狸這種動物,名字裡既有「狐」又有「狸」。在古代,若「狐」、「狸」二字合併出現在書中,並不特指現代的狐狸,就好比豺狼虎豹泛指四大猛獸一樣,它指的是狐、貉子、黃鼠狼、狸貓等晝伏夜出的小型獸類。

在志怪小說中,「狐狸」二字一般是分開的,狐是狐,狸是狸,它們分別指兩種不同的動物,但傾向於指狐。

翻譯時,部分現代學者認為「狸」應當成狸貓、黃鼠狼之類的動物來翻譯,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此處的「狸」指的也是狐狸,也就是說,只要出現在志怪故事裡,不管是「狐」還是「狸」,翻譯出來都是「狐狸」。

筆者認為還是實事求是,不少志怪故事裡面的「狸」指的就是狸貓,如《宣室志》中李甲一篇:

 

寶應中,有李氏子亡其名,家於洛陽。其世以不好殺,故家未嘗畜狸,所以宥鼠之死也。

 

這裡的「狸」特指貓咪。

為了方便講述,以下故事中的「狐」統稱為狐狸。

狐狸這種動物成精之後,有各種稱呼,可以稱它為狐妖,可以稱它為狐仙,更可以稱它為狐神,但不管什麼名稱,總歸是一隻狐狸精。

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它被解釋為:

 

狐,䄏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丘首。

 

短短一句話,將獨屬於狐的「妖異」與「人之德」的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山海經》有言:

 

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東晉郭璞在《山海經校注》裡對九尾狐表達了高度的讚揚: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太平則出而為瑞也。

 

在狐的身上,妖性與德性,祥瑞的象徵與食人的恐怖特徵並存,人對狐的定義從它誕生之初就存在著矛盾。

而這種矛盾的特質,註定了狐在中國傳統文學上擁有不可替代和不可撼動的地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狐幾乎佔據了志怪故事的半壁江山。

漢朝時期是狐文化發展的萌芽期,最有名的故事當屬東漢《吳越春秋》裡記載的一則故事。故事的大意為大禹遇九尾狐,心中有所悟,於是停下打拚事業的腳步,娶了塗山女。

關於塗山這個地方,後人的解釋不同。有人認為是大禹看到九尾狐之後,娶了當地部落塗山氏一位名叫女嬌的女孩;也有人認為大禹娶的是九尾狐,所以之後狐族會稱自己為「塗山氏之苗裔」。

到了魏晉南北朝,隨著《搜神記》這部巨著的崛起,狐正式開始以一種妖裡妖氣的形象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

唐朝是狐妖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這時候的狐妖,「德」和「祥瑞」的一面不斷被壓縮,直至消失,狐「妖性」的一面被不斷擴大。這時候的狐已經開始跟人混雜而居了。

經過宋、元、明三個朝代的低速發展,清朝時狐文化達到了發展的最高峰。

《聊齋志異》將狐文化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賦予了狐狸幾乎所有獨屬於人類的美好特質。清朝後期的《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耳食錄》等志怪筆記,更是將狐妖文學發揚光大,寫出了風格迥異、千姿百態的狐。至此,狐文化盛極。

歷代以來,說狐的故事很多,但能夠最完備地賦予狐狸「類人品行」的著作,當屬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與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而能夠專門論述自古到今大部分關於狐狸成精問題的是《閱微草堂筆記》中的〈狐言〉一篇。

紀曉嵐曾負責編纂《四庫全書》,稱得上博覽群書。對於狐妖這種精怪,他確實是費了一番工夫專門研究過的,他總結道:

 

人物異類,狐則在人物之間;幽明異路,狐則在幽明之間;仙妖殊途,狐則在仙妖之間。

 

狐真是天地之間的異數啊。

因為狐的特性,人遇到狐精,說是怪事也行,說是常事也可以。在夏、商、周三代之前,關於狐的具體事蹟已經難以考據,但《史記.陳涉世家》曾記載過陳勝、吳廣等人點燃篝火,做狐狸鳴叫:「大楚興,陳勝王!」

之所以會出現人假借狐神之口作怪這種事,說明在那個朝代,已經有狐狸成精的故事存在了。那麼,第一個化為人形的狐狸是哪一隻呢?

漢朝吳均的《西京雜記》中曾記載過一個故事:

廣川王挖掘欒書的墳墓,沒想到挖出了狐狸。眾人對奔逃的狐狸圍追堵截,狐狸避無可避,被人打傷了左腳才一瘸一拐地逃掉。等到晚上,廣川王夢到有個瘸腿老頭來找他算帳,老頭質問他「你為什麼要把我的左腿打斷?」。說罷,老頭用拐杖打了一下廣川王的左腳。等廣川王醒來,他的左腳果然受傷了,到他死都沒有好起來。

這是歷史上第一篇關於狐狸幻化成人形的故事。不過,這時候的狐狸以人形示人,只能出現在人的夢中,還沒有出現在現實世界中。

魏晉南北朝時,狐化為人形出現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就多了起來,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與當時道教的發展壯大有一定的關係。

唐高宗時期,老子被尊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迎來了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與此同時,狐文化也進入了繁盛期。

據張鷟的《朝野僉載》考據,自唐初以來,百姓們大多拜祭狐神。當時甚至流傳著一句諺語:「無狐魅,不成村。」唐朝的狐崇拜發展到了第一個高峰期。而作為中國第一部文言紀實小說總集,宋朝的《太平廣記》匯總了自漢朝到宋初的大部分有關奇聞異事的野史小說及雜聞,裡面收錄的關於「狐」的故事有十二卷,而唐朝的狐故事占了十分之九,這足以證明唐朝狐文化的興盛。

但在如此多的狐故事中,關於狐成精怪或神仙的始末,各種古書典籍中卻記載不一。

紀曉嵐博覽群書後,不僅沒解惑,反而產生了更多學術上的疑問。他跟朋友劉師退聊起這一點,劉師退哈哈一笑:「這不巧了?我前段時間剛剛詳細地採訪了一隻狐狸精。」

接下來是史上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人類對狐妖的完整訪談記錄。

採訪的緣由是劉師退收到內部消息,說舊滄州南有個學究和狐狸是朋友。劉師退趕緊請學究幫忙引薦一下,他有問題想請教狐狸。

狐狸很隨和,沒多久,一人一狐就舉辦了一場粉絲見面會。

見面後,一線記者劉師退先是詳細描述了這位狐狸精的長相和各種細節。

這個變成人的狐狸,長得很接地氣,身材短小,貌似五、六十歲的老人家,穿著不今不古,滿髮圓領,像個道士。也跟人一樣拱手作揖。作揖時,狐仙看上去很是謙和恭謹,也很安詳平靜。

一人一狐寒暄完了,狐狸問起劉師退的來意。

記者劉師退說:「我們人類和你們狐族世世代代相處,但是關於你們的傳說大有不同,裡面也似乎有很多隱晦不明的細節。聽我們共同的朋友說您生性豁達,並不忌諱自己狐族的身分,所以我特意前來求您幫忙解惑。」

狐狸聽罷,淡然一笑:「天生萬物,會以不同的名字為它們命名。狐之所以叫狐,就像人之所以叫人一樣。喊狐為狐,就像喊人為人一樣。這有什麼好忌諱的呢?至於我們狐族,好壞不一,就像你們人類,良莠不齊,都是一樣的。人都不避諱人醜惡的一面,我們狐狸又怎麼會避諱狐狸的醜惡呢?確實沒有必要忌諱。」

劉師退對這隻豁達的狐狸表達了欽慕之意後,問:「那麼狐之間是否有區別?」

「凡是狐都能修道,狐中最有靈氣的叫狴狐,打個比方,就像你們人類之中,儒生讀書多,農民讀書少一樣。」

「狴狐生下來就有靈性嗎?」

「這關係到遺傳,還沒成道的狴狐生下來的是普通的狐狸,但是成道以後的狴狐生出來的小狐狸,剛生下來就懂變化。」

「既然能成道,那一定能做到青春常駐了,但是小說中也時常出現一些關於老頭狐、老太太狐的記載,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狐族所說的成道跟你們人類的得道成仙不太一樣,我們的成道指的是修成人道,蛻去狐身,化為人。真正變成人之後,我們吃飯穿衣、生老病死、男歡女愛都和人一模一樣。可以說,這時候的狐狸已經完全變成了人類。」

「至於白日飛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就好比你們人類求學,千百個讀書人中,也只有一、兩個能考中狀元做官。飛升成仙可是比千軍萬馬走獨木橋還艱難的一件事情。」

「狐狸修煉的方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服氣煉形,一種是媚人採補。」

「服氣煉形的狐狸,就像人從小到大不停地學習、積累,學到一定程度,才能考中狀元。而那些媚人採補的狐狸,好比你們人類中那些靠走捷徑和邪門歪道暴富的人。」

「兩種修煉方法,各有千秋。但是,想遊仙島、飛升天界,就必須紮紮實實地煉形修煉才能做得到。媚人採補的,傷人、害人太多的,往往有違天律,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那麼,是誰來掌管你們狐族的禁令賞罰呢?」

「小的賞罰由我們狐族首領來掌管,大的賞罰則有當地的鬼神於暗中監察。如果沒有禁令,那我們狐族完全可以做到來往無形,出入無跡,隨心所欲而為所欲為,那什麼事是我們狐狸做不出來的呢?」

「既然媚人採補不是正道,那為什麼不把它列入禁令,反而等狐族傷了人後才進行懲罰呢?」

「這就像你們人類有的會設下圈套,用種種巧妙的手段騙人錢財,上當受騙的人是自願出錢的,這種事就連王法也沒辦法禁止。至於因奪財而殺人的,那就要依法論罪了。《列仙傳》中記載的酒家婆,她又何曾受到過冥府的懲罰呢?」

「經常聽說哪個狐狸為人生了孩子,卻從來沒聽過有人為狐狸生孩子。這是為什麼呢?」

狐狸聽到這個問題,嘴角勾起一抹笑:「這種問題不值得討論,因為和人交歡,狐狸重在採補,既然是媚人採補,那這種形式註定了狐狸對人只有索取,沒有給予。」

「那狐女和人在一起,就不怕它的狐族配偶嫉妒嗎?」

狐狸再次一笑:「先生的話太過放肆。看樣子,您對這一方面是真的毫不知情。跟你們人類一樣,凡是未婚狐女,就像那位對鄫子一見鍾情的未婚少女季姬一樣,是可以自行擇偶婚配的。而已經成婚的狐女呢,她們恪守婦道,不敢越過男女大防。」

「至於那種贈芍采蘭偶然越禮的情況也是有的,不過,這乃人之常情,你們人類中不也有偷情的人存在嗎?在這一點上,人和狐沒有什麼差別,由人及狐,類比一下就可以瞭解了。」

劉師退了然地點頭,再問:「那成精的狐狸,有的住在人家家裡,有的住在曠野裡,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還沒成人道的狐狸,獸性也沒有脫盡,它們現在還不適合與人有太多接觸,住在深山曠野中最合適不過。」

「已經成道的狐狸,處處都和人一模一樣。它們適合和人住在一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比城市更適合它們居住的了。」

「至於那些道行高的狐狸,城市、山林,往來逍遙,想住哪裡就住哪裡。這就像你們人類中的富貴人,因為有錢,所以什麼也能買到,即使住在窮鄉僻壤,也跟住在大都市沒有什麼區別。」

疑惑解得差不多了,劉師退開始和狐狸縱談天地,但是狐狸對此興致不高,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讓劉師退珍惜人身,早學大道。

狐狸語重心長地勸他:「我們狐族辛辛苦苦修煉一、兩百年才能化為人身,先生您現在就是人,修仙已經比我們輕鬆了一大半。可惜啊,你卻天天無所事事,四處遊蕩,將精力平白浪費在一些無聊的小事上,最終跟草木一樣,沒多久就枯朽死掉了,實在可惜!」

劉師退聽罷,尷尬一笑。他想,我是來採訪你,滿足人類好奇心的,可不是來聽你說教的。老劉滿肚子的佛學禪理,也不知是出於賣弄學問的心理,還是單純地好奇,他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到了佛學上。狐狸謝絕談論這個話題:「佛家地位很高,可是大部分人修持功夫不到,還不等悟道,就身死入了輪回。一入輪回就失掉了本來面目,還不如先求不死,這樣還比較有把握一點。我也曾遇到過很多善知識,但是從來都不敢見異思遷。」

臨別時,劉師退高興地道:「今天相逢,乃是我天大的幸運和福氣。您能不能給我一句臨別贈言呢?」

狐狸躊躇良久,似乎很為難,最終才下定決心開口道:「自夏、商、周三代以來,恐怕沒有不好名的人,但這些人大都淪為了下乘人。自古以來的聖賢,都心平氣和,沒有一絲一毫的做作之態。宋朝那些崇尚程朱理學的儒者,動不動就一副橫眉怒目的樣子,平白生出許多的枝節。先生您呀,還是自己好好考慮一下吧。」

劉師退聽罷,心中似有感觸,一時間帳然若失,大概是因為他太過傲慢嚴峻,時常有過分的言行吧。至此,人類歷史上對狐妖的第一次採訪正式完成。這篇故事裡提到的一些問題,比如狐狸的修煉方式、白住人類房舍等,筆者會在接下來的故事裡詳細解說。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搜妖記:中國古代妖怪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