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現場】《少年來了》譯後記

網上分享

文|尹嘉玄

2016年,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以五一八光州事件為背景的韓國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台創下了票房破兩千兩百萬的紀錄,媒體爭相報導,甚至做成專題整理,許多人因此認識了這起堪稱是「韓版二二八」的歷史事件,也等於為這本小說《少年來了》揭開了序幕。

事實上,原文書的出版日期(2014年)早於電影。擅於探討人性本質的作者韓江,這次推出的中文版作品《少年來了》,同樣也是以五一八光州事件作為背景進行創作,據說故事中的人物都是以真實人物作為參考,場景也都是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改寫,出版後便登上各大書店的暢銷排行榜,甚至售出二十多國版權。

如此廣受好評的小說,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每一章都是以不同人物觀點來說故事,並且以不同人稱視角講述。隨著章節劃分,讀者可以更真切貼近地感受到少年東浩、東浩的好友正戴,抑或是和東浩萍水相逢的那些人,他們在事件當時與之後內心的所思所想。作者藉由如此獨特的敘述方式,不只成功將讀者帶回到一九八○年五月的光州現場,更用不同角色的觀點述說了這起事件對倖存者後續的影響。

從翻開小說內文的第一頁起,你便加入了這群人,你不再只是旁觀者,無法置身事外,不得不身歷其中,甚至感同身受,和他們一起勇敢挺身而出、捍衛自由;一起面對無情的子彈貫穿身體、血流成河、變成幽魂,一起目睹那些殘忍的施暴畫面和堆積成塔的屍體,並且一起承受嚴刑拷打、百般凌辱,以及事件過後在心中揮之不去的那些陰霾,甚至也得承受身為「倖存者」的沉痛與難以抹滅的愧疚。

人性最醜陋的黑暗面與美麗面,都被作者刻劃得淋漓盡致,你會對原來人性可以如此殘暴感到不寒而慄,也會感嘆人性的溫暖竟會留下無限哀愁,並體會得來不易的自由何其珍貴。

猶記作者韓江在韓國網路書店的專訪中曾提及,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每寫完一章就會讓她感到:「啊,真的不想再寫了」,或者每次決定好要寫的進度以後開始提筆寫作,最後往往卻只寫三句便停筆休息,讓自己放空沉澱,道盡了寫作過程中所承受的內心沉痛與煎熬;而身為第一手接觸原文的譯者,對於作者說的這番話更是心有戚戚焉,因為在翻譯這本書時,也經常翻完一段就對著身邊的親友嚷嚷:「心情好沉重!」甚至交稿後也有好長一段時間難以走出這股悲痛情緒,至今還記憶猶新。

個人很喜歡書名中的「少年」一詞,反映出當年那些勇敢站上街頭的學生都還只是個純真無邪的孩子,和軍人殘忍施暴的畫面形成了強烈對比,而「來了」有種正在進行的感覺,又為這本書埋下了未完待續的伏筆,也將時間永遠封存在那年五月。當你閱讀完這本書時,記得不妨再回頭重唸一次書名,那是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傷與淒涼,而且會持續在心中發酵好長一段時間,久久無法散去。

對於那些聽命於長官的軍人來說,或許「少年來了」是他們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因為他們必須對那些手無寸鐵卻意志堅定、無所畏懼的「少年」扣下扳機,並帶著永遠揮之不去的罪惡感及歉疚終其一生;而對於無數個失去少年的母親來說,「少年來了」則可能是她們最引頸期盼、最渴望聽到的一句話,希望有朝一日,兒子可以平安歸來。

願世上所有少年、少女都能跨過戰火槍炮的襲擊,平安長大。

網上分享

【視覺】活出真我的孩子,才是人生最後的勝利組—《覺醒家庭》簡報

2018-02-26

【閱讀現場】購物經驗就是一種文化體驗 零售店的商品導覽與選擇

2018-02-26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