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我們看到的童話不一樣 —專訪《童話的魅力》譯者王翎

網上分享

《童話的魅力》的譯者王翎曾說,在翻譯這本書的時候,讓我聯想起小時候看童話的經驗,而貝特罕的學術背景則讓我對童話的理解多了一些有趣的角度,也讓我注意到以前沒注意到,童話不同版本間的差異,這些關鍵的差異讓這本書變得更細膩,更有啟發。

這次我們專訪到《童話的魅力》譯者王翎,一起來聽聽她翻譯這本書的歷程與心得!
Q:妳是童話愛好者嗎?
A:噢!我非常喜歡童話,以前小時候讀到的童話有滿多場景都設定在中世紀,有很多的城堡、禮服,所以在小女孩時代,對童話的想像就被歐洲城堡和場景主宰了。童話應該是滿足了我的浪漫情懷……也可以說是崇洋媚外啦!哈哈!(笑)但長大後就比較少接觸童話,會覺得我都知道了,但也開始喜歡像《失物之書》這類用童話重新改編、顛覆的創作!
 
Q:聽起來妳的小時候偏好西方童話,那有東方的童話吸引妳的注意嗎?
A:可能是因為我對外國的語言或文化都滿感興趣的,也是我念外文系的原因吧,加上從小被迪士尼給洗腦,所以記得的東方童話就沒那麼多了。但中國其實也有灰姑娘,叫做葉限,這是唐代段成式寫的《酉陽雜俎》。灰姑娘的原型故事在全世界都有,但據說中國的版本是世界上記載最早的,只是大家都忘記了,甚至我去查,還發現葉限有出圖畫書。
中國灰姑娘葉限 Pic By Stephanie Law
 
Q:翻譯這本書對妳在理解或看待童話時,有沒有產生什麼意想不到的顛覆性影響?
A:說意想不到,其實還好,因為我在念研究所時修過精神分析課,所以對伊底帕斯情結不會太驚訝,而當作者用這樣的方式去詮釋文學時──這還滿適合放在文學的領域中討論──不會讓我覺得很驚訝,也不會讓我覺得: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這麼殘酷或……不倫,其實沒有,而且市面上早就有《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這樣的創作。但這本書還是有讓我深刻發現自己對童話的了解其實不足,也讓我對童話的理解更深入,更有想像力,不會像以前那樣照單全收。
 
Q:小時候最讓妳印象深刻的童話故事或情節是什麼?
A:我最喜歡的是白雪與紅玫瑰。
 
Q:可以簡單描述一下這個故事嗎?
A:這個故事是在說從前有一對姊妹和媽媽同住在一個屋子裡,某個晚上下起雪了還是下雨,有一隻大熊跑進來取暖,起初這三個母女很害怕,但她們發現這隻熊其實很溫馴、彬彬有禮,所以和大熊和平共處了一段時間。後來春天到了,熊要離開了,但牠離開時,身上的毛皮被門框勾破了,因為我是看故事書,所以印象很深刻,被勾破的地方露出了金光閃閃的一塊。
 
後來,這對姊妹又遇到了一個脾氣暴躁的倒楣矮人。我記得矮人被卡在樹樁裡,鬍子又被魚鉤鉤到,這對姊妹為了幫他,要用剪刀把矮人的鬍子剪短,沒想到又惹惱了矮人,因為她們把矮人最引以為傲的鬍子剪了。現在從精神分析去看,就會有趣,因為鬍子象徵了男人的雄性象徵,也才理解,原來剪鬍子還有這樣的意涵。
 
Q:那故事的結局呢?
A:後來這對姊妹發現熊和矮人是彼此認識的,矮人是壞人,偷走了熊的寶藏。最後熊打死了矮人,解除詛咒,變成王子,然後姊妹就分別嫁給王子和他的弟弟。
 
Q:這故事最吸引妳的部分?
A:是白雪與紅玫瑰的名字,還有露出閃閃發光的毛皮。所以我突然想到,小紅帽為什麼特別吸引人,我覺得有一個原因,或許就是動物,小孩子可能會覺得動物和自己是親近的,是同伴,因為動物也代表了自然……其實小孩子也就是小動物(小聲)…

Q:作者貝特罕在書裡面是否有讓妳覺得有趣的分析或論述?
A:有些地方的詮釋滿有趣的,會讓我疑惑,到底是我錯了?還是作者錯了?他說三隻小豬裡面,第三隻小豬是年紀最大的。其實英文很多版本的說法都會說是第一隻小豬、第二隻小豬、第三隻小豬,所以你會順理成章覺得當然是老大、老二、老三。在審訂過程中,我和古老師、編輯也開會討論過這個問題,但作者為什麼決定採用「第三隻小豬是最大」的版本?
鳳芯老師補充,其實都是同一隻豬,所以當大野狼來的時候,三隻豬都講同一句話,這就是暗示,只是小豬越來越成熟。
而小時候看不懂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了,讀懂了,也會讓我特別興奮。
 
Q:不具備心理學相關背景的讀者,適合閱讀這本書嗎?
A:我覺得不需要具備相關背景,這本書不是用正統心理學或精神分析的脈絡,因為心理學入門的本我、自我、超我,或者是潛意識、無意識,已經發展得非常複雜,也分很多門派,貝特罕也不在這個脈絡裡了。
 
Q:翻譯這本書的時候,妳也準備了很多參考資料,可以說一下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嗎?
A: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翻內容有論述的書,用詞或脈絡的統一就更重要,所以有些用詞是審定時才又再調整。
 
我覺得主要是一些字詞的譯法,需要根據文意脈絡和目標讀者再三斟酌,還有,在拆解一些長句時,也必須很小心是否會扭曲原意。要補充的是,這些困難的地方,其實我在翻譯初稿時沒有太大的自覺,全都是仰賴審定古老師和主編貝雯細心審稿,並耐心地和我討論所有句意不清、難以拆解的地方。翻譯一本書通常是相當孤獨的過程,但這本書比較特別,我有機會和老師、貝雯仔細討論,從中學到非常多。
像有些詞句其實原本不難,但為了讓整本書的中文是通順好懂而且符合情境,反而會不好翻譯,例如existence,一般來說,翻成「存在」是合理的,但編輯便覺得這個詞太哲學了,在這個脈絡裡就不適合,所以後來我們決定翻成「人生」,比較符合這本書的情境。或是像mind,我們後來也決定不翻成心智,翻成心理或心靈。
Q:妳覺得最值得把這本書推薦給讀者的理由是什麼?
A:
應該在於這本書原來就有的經典地位,因為沒有太多書會用比較心理學的角度去全面性的探討童話。
榮格這一派也有解析童話,也出了一本《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但全書只選了一則故事〈三根羽毛〉,很詳盡地針對這故事一層一層分析。
可其實我也很想知道其他的故事怎麼被分析,而這本《童話的魅力》就可以滿足我,從個人心理去發想,而且深度也剛剛好,不會讓人覺得太重,也不會需要讀者引用很多資料或學術知識,才能夠理解作者在講什麼。
例如你對白雪公主有興趣,可以只挑這個篇章來讀也不會覺得奇怪。而且這本書還滿願意親近讀者的,甚至也會講到以前的版本,或者是故事的元素以前曾在哪裡出現過,有考據,有心理分析,所以我也大概能理解為什麼這本書會受歡迎了!
《童話的魅力》譯者王翎
 
Q:妳還有什麼想補充的嗎?
A:我想講一下萵苣姑娘,其實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萵苣姑娘或長髮姑娘, 但其實她在原版裡不是萵苣,你知道原文叫Rapunzel(德語)嗎?這原本是一種蔬菜,叫Rampion,這種蔬菜不叫萵苣,我去查了以後,發現叫匍匐風鈴草,這是風鈴草屬的植物,會開小藍花,葉子吃起來像菠菜,煮了會有堅果味,根會像蕪菁,所以我就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這麼好吃?」所以我就去查說是什麼味道,發現如果當生菜沙拉會有辛辣味,嫩芽可以汆燙,味道像蘆筍,啊!講到吃的就好來勁!而這個故事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蔬菜名字,這個故事早期在台灣還被翻成小紅蘿蔔姑娘,所以童話也展現出了因地制宜的一種特色。就像白雪公主,書裡面也有註解,因為義大利很少下雪,所以在義大利就不一定叫做白雪,皮膚可能是白得像大理石,白得像乳酪等等的比喻。
童話就像翻譯,不會用大家聽不懂的字詞,像風鈴草姑娘,所以我猜當初引進故事時,那時候大家對可食的生菜,認知大概都是萵苣,所以才會翻成萵苣姑娘,這也是翻譯過程中發現的樂趣。
Rampion,匍匐風鈴草
我想再補充的是,現今有各式各樣從童話改編的繪本和影音內容(童話哏簡直取之不絕、用之不盡),而《童話的魅力》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背景知識和相關討論,更是與出版後陸續問世的許多新編童話、衍生創作形成跨文本的互文關係,對讀者來說是很棒的啟發,或許也可以成為創作者的靈感泉源。
葉限插畫來源:Stephanie Law
網上分享

【閱讀現場】越多≠越好 經營者就是策展人---東京只賣一本書的書店

2018-02-03

【視覺】活出真我的孩子,才是人生最後的勝利組—《覺醒家庭》簡報

2018-02-03

發佈留言